互聯網、特別是移動互聯網的迅猛發展,正在顛覆和重構傳統行業?;ヂ摼W與傳統行業的跨界和整合,讓所有行業都孕育了創新與變革的巨大機會。IT的角色也正在從業務支撐向業務引擎轉變。
在教育領域,變革的趨勢同樣明顯。教育部下發的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規劃中明確指出,要通過信息技術與教育全面深度融合,促進教育的創新、改革和發展。這也是教育變革的方向,就是要通過IT的手段來促進教育的公平化、提高教學質量、實現教育管理現代化。而要實現這一點,著重需要解決的問題主要是IT基礎架構與教育應用深度融合,對教育信息化應用進行創新,更好的服務教育發展是關鍵。傳統IT只是商業邏輯下效率的提高,并沒有改變商業邏輯本身,而新IT是從業務支撐向業務引擎的角色轉變,正成為行業顛覆性力量。傳統教育信息化如教務系統、選課系統、校園網,只是教育的輔助手段,并沒有改變教育本身。目前,移動互聯、云計算、大數據等新IT技術將幫助我們拉開教育變革新時代序幕,重塑教育教學模式,為教育帶來顛覆性轉變。
新IT時代的教育云
云計算在基礎教育和高等教育領域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A教育資源不公平是基礎教育目前面臨的最大挑戰。通過構建大一統的開放優質教育云平臺,我們可以將優質資源向云端聚攏,實現優質資源在各個學校、各個區域之間的流動和推廣,促進教育的公平化。新IT時代,高校云平臺建設更關注整合,與以往各個院系割裂系統相比,校園總體IT資源云平臺需要進行強力整合,使IT資源根據各院系部處的教學、科研、管理需要隨需而得。
移動互聯時代的教育信息化
移動互聯時代的教育無線網絡建設有三個重點:無線環境的部署、無線大數據以及無線的應用。其中無線大數據和無線的應用,是未來學校提高教學管理效能、優化學生行為的重要手段。新華三目前建設的校園無線大數據應用平臺,將校園終端與教育教學應用進行了完整對接,一方面將有線的教育教學應用與無線連接,另一方面可對移動終端的行為進行分析,優化學生的教學行為。移動互聯時代在教育領域發生的另一個重大變化,將會聚焦無線網絡與物聯網絡的融合,兩個系統不是割裂的,而是統一建設、統一覆蓋、統一運維。物聯網在教育落地,將會在教學質量管理、學生健康管理、學生安全管理、學校后勤管理等多個維度改變傳統管理方式和手段,使得教育信息化的價值進一步提升。
教育新IT生態圈的構建
新華三立足成為新IT解決方案領導者,為用戶帶來全新價值。除了網絡以外,新華三將聯合合作伙伴,在網絡、安全、無線、計算、存儲、上層應用等方面進行整合,為用戶提供融合解決方案。此外,在新IT變革趨勢中,用戶應用交付需求也發生了變化,用戶不再關注產品本身的特性與功能,而是關注IT對自身業務帶來的影響。針對此,新華三未來將致力于新IT生態圈的構建,通過聯合應用合作伙伴,整合運營和投資資源,為教育用戶構建一個更加有價值的、基于智慧的教育信息化系統。
云計算、大數據、移動互聯等新IT技術在教育信息化領域的不斷創新將在基礎教育公平化、高等教育社會化以及學生的因材施教等領域產生深刻影響。教育興則國興,教育強則國強。在“以技術引領教育變革”的大潮中,新華三將持續以新IT技術推動中國教育信息化變革,與致力于教育產業升級的企業、學校、政府攜手,共同實現智慧教育新世界。
新華三用新IT的方式,協助并見證著教育領域發生的一切變革。
場景化-業界首創面向高校的教育版云平臺,為高校師生量身定制功能和服務界面;功能全-通過融合技術提供業界最全的IAAS、PAAS服務:Web安全即服務、大數據即服務、數據庫即服務、物理機即服務、高性能計算即服務……
作為全球高性能科學計算解決方案的領導者,新華三可提供最強大的、易于管理的高性能計算集群解決方案。新華三高性能解決方案結合了Linux內核的優勢、最好的集群軟件、業界領先的低延時網絡和工業標準的計算機平臺,并結合新華三高性能解決方案專家團隊支持和服務,為用戶提供
基于SDN和VxLAN技術,可在物理網絡之上輕松自定義虛擬網絡,并且與接入位置完全解耦,使同一IP可以在任意位置接入。通過Director驅動器,實現同一用戶組終端獲取指定網段內的IP地址,基于VxLAN架構,相應網段及策略也可隨位置變化實時跟隨,實現“網隨人動”的效果。
為適應新形式下高校信息化發展需要,清華大學需要建設一套統一的、功能全面、教育行業領先的私有云平臺,為全校5萬師生提供教學、科研課題等全面IT資源服務,并為每位師生提供100GB存儲空間云網盤服務。
廈門大學現在校園網內的用戶上網流量無法進行有效監控,出現問題后難以定位故障源并作出及時處理和應對校園網上承載的業務越來越多,視頻監控、一卡通、數字廣播、車輛出入系統等等。由于無法實現網絡端到端的統一策略部署,使得新的業務開展和優化比較困難。
上海財經大學一直走在中國高校信息化領域的前列,于90年代后期率先興建了較為完善的校園網。隨著學校各種實時業務的迅速發展、移動終端的大量涌入,校園對流量的需求不斷擴大,學校傳統網絡的性能已經無法滿足師生的需求:目前校園網內有大量QinQ,部署和管理困難;網絡為傳統
10月13日,由教育部科技司舉辦的云南迪慶教育脫貧攻堅捐贈儀式在當地舉行。在此次活動上,紫光股份旗下新華三集團捐贈了價值300萬元的教育信息化網絡設備及配套技術服務,用以推動迪慶藏族自治州的教育信息化落地,提升當地的數字化水平及教育教學效果。教育部科技司副司長李楠、新華三教育系統部趙炳輝等受邀與會。
了解詳情從孟母三遷,到畫荻教子,千年之前的中國人,就已經認識到教育之中蘊藏的價值。但是,從春秋戰國時的稷下學宮,到這個世紀初瑯瑯書聲的校園,教與學的方法卻發生了質的變化。當前,“新基建”正在加速5G、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技術的創新和突破,進一步推動了數字化創新與行業場景的深化融合。教育行業將在模式、價值和理念方面加速數據驅動下的自我重建,從信息技術提升了知識傳輸的速度,到網絡搭建了資源共享的平臺,教學模式與數字技術的結合正在推動教育變革。
了解詳情